體外沖擊波聯合針灸治療肱骨外上髁炎
體外沖擊波聯合針灸治療肱骨外上髁炎
肱骨外上髁炎又被稱為“網球肘”,網球肘的病名來源于網球運動。在網球運動剛剛興起的時候,很多剛接觸這項運動的人(歐洲貴族和富商們)興致很高,其中不少人因為打網球打多了以后出現肘部疼痛,當時的骨科醫生發現了這個群體性就診的問題,就命名為網球肘。
溯其原因,網球運動員要完成一個完整揮拍動作,需要多塊肌肉的協同參與,其中發揮主要功能的是前臂的橈側腕伸肌群,特別是橈側腕短伸肌,而它們主要附著在肱骨外上髁。若肘關節反復的屈伸,這些肌肉受到不斷的牽拉,久而久之,這些肌群和肱骨外上髁周圍的軟組織會發生不同程度的勞損,引起滲出水腫,疼痛等反應。
肱骨外上髁炎的發生會使患者產生明顯的疼痛,使上肢功能受限,如未及時接受治療,會導致肘關節活動受限,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針對肱骨外上髁炎,以往臨床多采用針灸、局部理療、藥物等保守治療,但是以上療法多存在局限性,且效果并不持久,癥狀易反復發作,保守治療無效者最終可能會進行手術治療。體外沖擊波治療是一種新型的治療方法,能夠緩解局部疼痛,促進肘關節血液循環,該療法目前已經成為臨床運動醫學界的熱門課題。鑒于此,李玉遷等為明確體外沖擊波聯合針灸治療肱骨外上髁炎的效果,具體研究方法如下。
給予針灸治療。取穴:曲池、阿是穴、合谷、外關、肘髎、手三里,選擇一次性無菌針(0.15mm×35mm)進行針刺,針刺時指導患者取正坐位,患肢前臂置于桌上,保持水平狀態。酒精常規消毒穴位周圍皮膚,快速刺入穴位,手法為平補平瀉;得氣后,連接針灸治療儀,選擇疏密波,強度以患者耐受為宜,留針30min;留針期間,在患者肘部痛點處實施艾灸,1次/d。針灸治療5次/周,共治療3周。
在上述基礎上給予體外沖擊波治療。選用體外沖擊波治療儀,設定沖擊頻率8~10Hz,沖擊強度1.0~4.0bar,沖擊次數為2000次。7d治療1次,共治療3次。
針灸能夠激活內啡肽系統,提高身體疼痛閾值,調節血液循環與機體免疫功能,從而對靶組織起到鎮痛作用。沖擊波療法基于應力、空化、鎮痛效應,在患處發揮作用,可以解裂粘連組織,促使血管再生,封閉身體的疼痛感知,抑制炎性反應,從而達到減輕疼痛的目的;在不斷的沖擊作用下,可以修復受損的微血管神經束,改善微循環,使患者的肘關節功能得到完善和恢復。針灸聯合體外沖擊波治療肱骨外上髁炎的效果確切,能夠促進肱骨外上髁炎患者康復,提高療效,減輕疼痛程度,改善肘關節功能,促進患者康復。
體外沖擊波療法是一種新型“綠色療法”,能夠就患處深部組織進行刺激干預,可直達病灶處,具有周期短、頻譜廣的特點。同時,體外沖擊波可以根據患者的疼痛程度隨時調節,繼而實現理想的鎮痛效果。在治療骨骼肌肉類疾病中,體外沖擊波治療效果極為顯著,優勢在于:①借助設備產生的沖擊波對患肢進行深入刺激,改變患處周圍環境,抑制疼痛因子,緩解痛感;②破壞疼痛特異性受體感受器,中斷疼痛信號通路,減輕疼痛。體外沖擊波的鎮痛作用機制目前尚未明確,可能與以下機制有關:①促使受傷部位的血管生成,刺激受傷部位的血流,使骨組織再生;②基于氮氧化物的擴張血管作用,改善血液循環,具有鎮痛功效;③當患者出現持續痛感時,中樞神經會產生過敏行為,加劇疼痛,延長疼痛周期,而體外沖擊波能通過沖擊波的頻率改變P物質釋放,繼而發揮鎮痛作用。
——文獻節選:李玉遷,陳慈璇,駱明軍.針灸聯合體外沖擊波治療肱骨外上髁炎的效果觀察[J].
【免責聲明】文章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健康信息,不能代替任何個人的醫學診斷和治療。個人的醫學問題,請向醫生咨詢與討論。文章內的配圖僅為示意圖,且均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溫馨提示:點擊下方圖片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