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沖擊波,慢性疼痛的克星
綠色沖擊波,慢性疼痛的克星
肩關節,作為人體活動的主力軍,對于日常生活與運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它也是運動性損傷的常見區域,這類損傷往往在不經意間發生,極易被患者忽視。若肩關節功能受損未得到及時治療,可能導致活動障礙,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多數慢性肩關節運動性損傷源于發力不規范,即使日?;顒硬粫斐擅黠@傷害,但對于已患肩關節運動性軟組織損傷卻未察覺的人來說,不當的熱身或運動姿勢不標準是常見的共性問題。
在現代醫學領域,針對慢性肩關節運動性軟組織損傷的治療,傳統的理療康復方法因起效緩慢,對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并沒有顯著的效果。溫針灸治療能夠通經活絡、強筋健骨,有效緩解肩關節的疼痛和僵硬。而體外沖擊波技術則能對疼痛部位進行精準的震波治療,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損傷組織的修復。這兩種技術的聯合應用,能夠在不增加治療風險的前提下,顯著提高治療效果。目前,溫針灸聯合體外沖擊波技術已廣泛應用于各類關節病痛及組織損傷的治療,但在慢性肩關節運動性軟組織損傷方面的應用尚待進一步研究和報道。羅雪英等為驗證其在慢性肩關節運動性軟組織損傷的治療效果,具體研究如下。
患者給予溫針灸治療。待患者進入治療室后,優先選擇靜坐體位,主要選擇壓痛點、肩髃、肩髎、陽陵泉、肩貞、阿是穴等刺點,采取以關刺、恢刺、谷合刺、毫針刺為主的針刺方法,得氣后搭配艾灸治療,選擇與針刺相同的穴位進行艾灸,每次施灸2段,待其自滅,留針30min后冷卻出針,以此加速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組織修復,吸收代謝產物,具有消炎止痛的治療效果。所有溫針灸治療結束后患者需靜坐些許后緩慢起身,讓患者運動肩關節,無不良反應后即算完成一次治療,共連續治療三周。
在上述基礎上聯合體外沖擊波技術治療。為避免手法誤差,每次治療時在操作過程中均由同一經驗豐富且經專業培訓后的醫師操作,沖擊頻率為12Hz,沖擊強度為1.5~2.0bar,根據患者的疼痛耐受力及病情選擇2000~4000的沖擊次數。主要操作為設置參數后,幫助患者調整合適體位,如坐位或健側臥位,在確定疼痛部位后,調整治療探頭,使其精準對于疼痛點,并注意以壓痛點為中心開始震波治療。在治療過程中,需要定期詢問患者反饋,以此做到保證沖擊波的焦點能夠盡可能的接近傷處。隨后,根據患者對治療的耐受性和自我感覺,合理調整,做到精準治療,每周一次,連續治療三次。
羅雪英等深入研究發現,在采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聯合沖擊波治療,顯著提升了治療總有效率。統計數據顯示,觀察組的總有效率高達97.06%,相較僅采用溫針灸治療的對照組,其有效率提升了17.65%。
這一研究結果充分表明,相較單獨使用溫針灸治療治療慢性肩關節運動性軟組織損傷患者,聯合體外沖擊波技術有著較好的臨床療效,見效更迅速,安全性高,同時可以明顯緩解患處疼痛感,改善肩關節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體外沖擊波療法是一種創傷小、操作簡單、療效好、價格低廉的物理療法。具有力學特性、通過振動或高速運動使介質快速或極速壓縮、聚集產生能量的機械波,其具有空化效應、機械應力效應和熱效應的物理學特點。使用體外沖擊波療法治療骨組織疾病和慢性軟組織損傷性疾病,具有修復受損組織、松解粘連組織、擴張血管、促進血管再生、鎮痛和抗感染等作用。
——文獻節選:羅雪英,褚超鵬,潘金霞.溫針灸聯合體外沖擊波技術治療慢性肩關節運動性軟組織損傷的臨床研究[J].
【免責聲明】文章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健康信息,不能代替任何個人的醫學診斷和治療。個人的醫學問題,請向醫生咨詢與討論。文章內的配圖僅為示意圖,且均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溫馨提示:點擊下方圖片查看詳情。